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火星全球遥感探测即将开始!读懂火星,对读懂地

来源:遥感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1-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央广网北京11月11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天问一号”环绕器成功实施第五次近火制动,准确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 在此之前

央广网北京11月11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天问一号”环绕器成功实施第五次近火制动,准确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

在此之前,“祝融号”火星车已圆满完成既定巡视探测任务目标,各项状态良好,继续开展探测任务。综合考虑环绕器全球遥感探测和火星车中继通信需求,工程研制团队优化了轨道设计,确定了近火点约265千米、远火点约1.07万千米、周期约7.08小时的遥感轨道方案,在保证开展环绕科学探测的同时,为火星车提供更多的中继通信支持,提升任务开展的效率。

环绕器将在遥感使命轨道工作14个月,通过遥感探测,环绕器将获取火星全球地形地貌特征和典型地区的高精度形貌数据,探测火星土壤种类和全球分布,搜寻水冰信息,并同步开展火星地质构造成因和演化、土壤剖面分层结构等科学研究工作。

通过“天问一号”,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重点探测点是哪些?火星与地球之间的数据传输是否有困难?“祝融号”和“天问一号”未来的工作任务如何安排?

“天问一号”环绕器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动画演示截图)

环绕器上携带了哪些设备?我们可以收集哪些方面的数据?

“天问一号”环绕器上共有七台载荷,分别是两台相机、一台次表层探测雷达、一台矿物分析仪,以及三台主要针对火星周围空间环境进行探索的载荷。

两台相机分别是一台高分辨率相机和一台中分辨率相机。两台相机用于获得火星表面的图像。高分辨率相机焦距较长,可以清晰地拍摄远处的细节目标,但是视角狭窄,所能拍摄的范围有限。因此需要中分辨率相机与其进行配合,拍摄更广区域的火星图像。

表层探测雷达用于判断火星内部结构。探测雷达向火星地表以下发射无线电波,通过火星的回波来探测火星地表以下的结构。

矿物分析仪则是用于分析火星表面的矿物。不同的矿物属于不同的光谱段,矿物分析仪使用光学探测手段,获得火星表面矿物的光谱,通过对光谱影像进行对比和分析从而探测火星表面的物质构成。

探测火星不仅要对火星本身进行探测,还需考察火星周围空间环境。环绕器上的另外三台机器主要负责火星周围环境的探测工作。航天科工二院研究员、国际宇航联合会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表示,在这三台探测机器中,用于探测火星磁场环境的磁强计可谓身负重任。对火星的磁场环境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了解火星的内部结构,还能够通过对比火星和其他行星的磁场环境来了解其他类地行星,乃至整个太阳系的演化历史,同时还有助于我们推测地球未来的发展趋势。

“天问一号”环绕器的探测重点有哪些?

在进入轨道后,环绕器将主要关注对象对准了陨石坑、火山以及干涸的河床等地形地貌。陨石坑、河床是火星遥感探测过程中的典型目标。

由于缺少充足的大气保护,火星的表面有很多的陨石撞击坑。而通过对火星表面陨石撞击坑进行研究,我们可以推测火星的历史。

除了撞击坑以外,火星遥感探测还格外关注峡谷、冲积平原等区域。对这些区域的观察主要是探究火星过去是否有生命的存在。因为水是生命之源,水陆交界处存在生命生存的概率是最高的。虽然迄今为止,人类还未在火星上确切发现生命存在的痕迹,但必须将探测外星生命作为重点考察项目。

随着探测器工作时间的增长,未来“天问一号”环绕器传回地球的数据量可达到TB级别。但是,杨宇光表示,通过环绕器探测获得的科学研究的成果数量并不受限于环绕器上的有效载荷,而是受限于探测数据的回传速率。

火星车行驶于火星表面(动画演示截图)

“天问一号”环绕器和“祝融号”火星车未来的任务如何安排?

“祝融号”已经进行了超过90个火星日的考察,安全度过了“日凌”阶段,目前正在火星表面平稳地工作着,我们期待“祝融号”能够在火星上工作更长的时间。根据规划,“祝融号”在逐渐远离着陆点向南行驶,未来将对更多不同的、更加丰富的地貌进行考察。对火星表面地形、表层矿物的成分,以及生命痕迹的探索都是未来的考察重点。

文章来源:《遥感学报》 网址: http://www.ygxbzz.cn/zonghexinwen/2021/1117/918.html



上一篇:中国航天再创佳绩!“天问一号”开展火星遥感
下一篇:没有了

遥感学报投稿 | 遥感学报编辑部| 遥感学报版面费 | 遥感学报论文发表 | 遥感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遥感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